廣告區

專題報導

更新時間:2010/08/30
作者:翁明璽  | 發表時間:2010/08/24 | 推薦數:28 | 回應數:
正當所有的旅美焦點都集中在曾雅妮一人時,其實還有另一位土生土長的台灣人,正在同一塊土地追求美國夢,更難得的還是少見的男選手,這個MIT是外號叫「蘆筍」的盧建順!

也許,已經五十歲的盧建順不若曾雅妮那樣年輕,未來充滿無限希望,不過挑戰美國夢的心跟那些初出茅蘆的Young Gun沒什麼兩樣。故事就像三年前的曾雅妮,他只能從資格賽打起,而且不同於LPGA提供了十七張正卡,冠巡賽只有五個名額,盧建順最後拿到第十二名的半卡權。

何謂半卡權呢?簡單說就是視情況而定的參賽權,更直接的說法是遞補權。換句話說,每場比賽都得看別人臉色,如果有空出來名額,才有機會參賽,反之則只有當觀眾的份。就這樣,盧建順在英文不怎麼通,又不知道一年可以打多少場比賽的情況下,毅然在五十歲這一年前往美國一圓年輕時錯過的夢想。

回顧年輕時代的盧建順,戰績可說一把罩,曾經在19831989年兩度奪得亞巡賽總冠軍頭銜,也試圖在美巡賽取得一席之地,可惜以失敗收場。後來,盧建順受到腰傷所苦,將近十年的生涯有一搭沒一搭的,幾乎被迫放棄高爾夫,直到遇到貴人治好腰傷痊癒才開始增加比賽行程,沒想到球技反而更上層樓。

從一些資深記者口中得知,盧建順年輕時超厲害的,要不是受傷,搞不好能打進美巡賽。當然,包括筆者在內的許多球迷,都未能恭逢其時,不過從其生涯在台灣和亞巡賽合計拿下超過三十座冠軍,特別是去年還能以四十九歲之齡拿下三座台巡賽冠軍,可見「蘆筍」真的不同凡響。

盧建順的實力究竟如何,今年在五十歲組的美巡賽見真章了!儘管半卡權截至目前為止的十七場比賽只能參加十一場,但高達六場比賽打進前十,上週在奧勒岡州所舉行的年度第四場大賽JELD-WEN Tradition(傳統賽)差點上演逆轉秀,打出今年最接近冠軍的一役,從前兩回合的並列三十五追到以一桿之差並列第二。

目前,盧建順在冠巡賽的競爭選手正是當年挑戰美巡賽的那些假想敵,像是三年內第二度贏得傳統賽的Fred Funk(弗雷德方克),或者像是萊德盃隊長Corey Pavin(柯瑞裴文)、辛巴威名將Nick Price(尼克普萊斯)、德國傳奇選手Bernhard Langer(伯納德藍格)等等,其他還有Bill Haas(比爾哈斯)、Tom Lehman(湯姆李曼)、Mark O'Meara(馬克歐米拉)等響亮的美國名字,只不過如今大家都已經五十多歲了。

結果呢?盧建順在全年五場大賽中的第四隻腳只輸給方克,其他全都是首下敗將,賺到生涯最大的一張冠軍支票211,500美元,菜鳥球季才打十一場比賽,已經累積高達681,478美元收入,這大概跟他過去所拿到的三十多座冠軍總合相差不遠吧!

美國確實是一個充滿夢想的地方,打棒球的人搶進MLB,打籃球的人挑戰NBA,打高爾夫的人不外乎美巡賽和LPGA,或者在冠巡賽彌補當年的遺感,但這裡藏龍臥虎,實力是才重要依據,更要有異地尋夢的企圖和勇氣。

盧建順最讓人激賞和欽佩的地方就在於他的意志力和決心,幾年前還不知道能否重返圍繩內,傷後復出勤練球技,晚上不忘重量訓練,充份把握生涯的第二春,並直接把目標擺在五十歲後的舞台,他曾經說道:「少年郎打輸(沒考進美巡賽),老來再試看嘜!」

記得年初盧建順前往美國挑巡賽冠巡賽前,一次在台灣職業高協的記者會上,筆者問他在人生地不熟,而且語言又不大通的美國,表現會不會受到影響,結果他用台語言簡意賅說道:「都這麼老了,哪會有什麼壓力,反正就打球,到處打球啊。」

無論是不是這種輕鬆愜意的談笑態度,盧建順在沒有淘汰制(大賽例外)的冠巡賽中打起來得心應手,平均每場比賽可賺61,952美元,如此身價甚至在曾雅妮所處的LPGA可高居第十名,不知羨煞多少年輕選手。更重要的是,盧建順年輕時夢想一步步被圓滿了,而且還以五十歲之齡成為台灣男選手挑戰美國舞台的領頭羊。

(
本文作者為羅開高爾夫頻道高球作家)
資料來源:http://tw.sports.yahoo.com/golf/blog/lookgolf_weng/181.html

廣告區

返回頁首